为什么冬虫夏草在保健品市场被判死刑

经营冬虫夏草的厂商一直希望这种东西能像人参、灵芝一样成为保健品,但因为有毒有害物一直严重超标,长期得不到解决,所以冬虫夏草在今天已经是一种在保健品市场被判死刑的东西了,也就是再也不可能成为保健品了。

2012年8月份,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

有两条原因。
一是冬虫夏草属于濒危特殊来源物质,一旦全面开启商品化,国内消费群体大,利益链广,到时一放开采摘没有了,灭绝了,这不太好。曾经被当作试点的还有鸟巢燕窝、象拔蚌。

二、从2000年以来,众多国内科研机构就报告了野生虫草的砷、铅、镉含量超标的问题。超标是个案、还是天生?
2016年3月份,总局叫停了试点,发布了《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里说,虫草及其提取物不得再申报保健食品。
砷的超标。在多批、多年份的冬虫夏草的检测中,砷超标的倍数,落在保健食品砷含量上限的4-10倍之间。

实际上自从试点工作开展后,那些厂商都拼尽全力、用尽浑身解数减少砷含量了,能用的招数都用尽了,最终还是超标4-10倍。如果不是因为开展试点,而是并不怎么重视让它自然生长,那超标上百倍都是很常见的。

为什么冬虫夏草里的砷那么浓?
三个原因,环境里本来就多、生物放大效应、物种专属特性。
第一个因素是环境里浓度本来就高。
在宁夏、青海、西藏分布的,这些地方富含高原蛇绿岩,是热液硫化物带,这里富含砷黄铁矿、黝铜矿,土壤砷含量高于平原地区十几倍,所以底子就不太好。
第二个因素是冬虫夏草中的虫的生物放大效应。
典型的比如幽蛾科的昆虫,幼虫阶段,有一整年都生活在15–30cm深的高原草甸土层里,靠啃咬植物根系为生,同时也吞入土壤,所以砷会富集在血液和淋巴中,这是第一次放大。
第二次放大是幼虫被真菌感染后,真菌会分泌金属转运蛋白,把幼虫体内的重金属和砷进一步整合到菌丝里。所以实际上富集的不止是砷,很多重金属在虫草上都容易超标。
第三个因素,物种专属特性,指的就是感染幼虫的真菌体内蛋白质专门结合砷和重金属,这种蛋白质螯合后的砷还很难通过化学方法去除。
于是2016年虫草在保健品市场被判死刑了,今后再也不会受理它的保健品申请了。

来源:小红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