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稠的梦境

听了一期非常值得一听的播客。主持人是保守主义专栏作家 Ross Douthat,来宾是我们的老熟人 Peter Thiel。
Peter Thiel,众所周知,是这一轮硅谷大右转的始作俑者。他早在所有人都还在把川普视为笑柄的时候就冒(当时完全为左派占领的)硅谷之大不韪而支持川普,又把自己的门徒 J.D. Vance 成功推荐进入政界,最终成为川普的副总统和潜在接班人。如果说谁在过去二十年里以只手之力扭转了美国乃至世界的历史,Peter Thiel 大概可以排进前五名。
但无论如何,硅谷和 MAGA 的合流从一开始就不像是一个合理的故事——它今天仍然不是,特别是在 Musk 和川总的关系崩溃之后。所以在当下,理解 Peter Thiel 到底在想什么就更加有助于理解这个几乎无法理解的世界。
我不总结大意了(AI 更适合干这事),只记录几个我觉得有意思的点。
1. 他的心理的根源在于对大停滞的恐惧。
大停滞是个对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来说非常陌生的概念,因为我们自出生之日起就每天都在适应目不暇给的变化,并且由于前半生一直坐着全球化这个电梯,天然认为:A 变化(至少潜在地)会带来更好的未来; B 变化会越来越快;C 人需要付出努力和奋斗来适应这种变化。
但对 Peter Thiel 这样的美国人来说,世界是全然不同的另一种面貌。他们觉得二十世纪每天世界都在变得不同,城市从近代脱胎换骨进入当代。但七八十年代之后——以登月为绝响——忽然一切都慢下来了。大部份美国人的世界从此进入了像是粘稠的梦境。今天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电影,会觉得除了少数细节(比如没有手机和网络)以外和今天没什么太大不同。他们小时候被许诺的未来——会飞的汽车,治愈癌症和延缓衰老,更美好的世界,etc. ——统统成了梦幻泡影。除了数字技术这一个小的门类以外,(他们的)世界似乎失去了往前走的全部动力。

这种压抑,加上对左派的管制的厌恶,使得 Peter Thiel 这样的人觉得世界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这就是为什么他拼命也要支持川普,因为对他来说,这是改变这个大停滞的可悲未来的唯一办法。换句话说,这和川普本人没有关系,他只希望能砸碎那个他讨厌的旧世界。



整个播客会给你一种类似于旁听中世纪僧侣辩论的奇妙体验,特别是后半段,因为他们真的花了很多篇幅在讨论宗教观念的问题。
与此同时,作为听者的我又很难挥别一种愤怒:好的,我理解,你不喜欢你眼中的美国,你觉得川普会带来不破不立的新方向所以你觉得无论什么也比之前要好,你自己也知道智识上你和川普不是一回事,但你仍然寄希望于他。

source

播客全文
 
 
Back to Top